《中華書道》季刊發行百期誌感  文/杜忠誥

《中華書道》季刊發行百期誌感

 

文/杜忠誥  首任理事長

  時間過得真快!一轉眼間,《中華書道》季刊發行已將100期了。每三個月出一期,一年發行四期,100期就表示這本刊物的出現,堂堂將屆25年了。

  書法這一門藝術,寫的多半是漢字,題材內容若不是經典名句、古德嘉言,便是詩詞或聯語,文化性格強烈。筆者早年曾聞黨國元老暨文化界前輩于右任先生說過:「寫字是讀書人的事,書讀得好而字寫不好者有之,斷沒有不讀書而能把字寫好的。」因而深知書法藝術活動跟文化精神的涵養有密切關係。故當初在學會剛成立不久,便很想在這一方面有所作為。當時,一方面籌募資金,向學者邀集書法相關的論述文稿,而有《中華書道研究》純學術論文集的創刊,同時發行《中華書道學會》會刊,分由墨象書會、墨林書會、墨皇書會、墨薌書會……等輪流編輯。為求內容充實,除多方邀稿外,筆者還曾撰寫方便初學的「學書答問」,以充篇幅。可惜《中華書道研究》在發行兩期之後,隨著筆者理事長職務的辭卸而終止刊行。第2任孔依平理事長任上,從第11期起將刊名《中華書道學會》更名《中華書道》,不再只是會刊,成為一本既有學術性又有活動報導性的刊物。後來在陳維德理事長任內,始將《中華書道》落實為季刊,每3個月定期發行一回。另為鼓勵投稿,開始致贈微薄的稿酬,而持續迄今。

  回頭看來,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其中固然有賴歷屆理事長的悉心指導及大力支持,更重要的,還有歷任主編俞美霞、周月雲、趙心鑑、楊子雲、呂家恂、楊旭堂、許金枝等前仆後繼,接力賽似的心血付出,精誠可感。其中楊旭堂學友一人,前後加總就負責主編了四十期,尤為勞苦功高。

  從事毛筆書藝活動的學習,既有實踐面感性技巧的體驗,又有理論面知性觀念理境的認識,經由技法面的不斷修煉與深化,才有可能把夾帶負面習氣的混濁氣質,漸次轉化為晴朗;而透過理念的不斷釐清,才有可能把片面的理解逐漸轉化成圓融的觀照。前者偏屬於手下的功夫,後者偏屬於眼力。而這眼與手兩個面向的功夫之養成,就如同車之兩輪,鳥的雙翼,須是兩相輔成,不可偏廢的。實際上,有關技法表現方面的實踐與體現,平常可以私底下自己實驗操練,但關於書法創作及賞鑒史論等理念的釐清,則有賴觀賞、聽講或閱讀,乃至師生或學友間相互切磋討論,方有可能達到實質提升的學習成效。而這也正是長期以來,我們始終排除萬難,為何堅持要舉辦研習講座並持續發行這個刊物的真正理由。

  學習毛筆書法,不僅可以沉澱心靈,穩定性情,銷解我們煩躁的心緒,又可以抒發個人的情感,展現個人的巧思與妙慧;同時,還可以透過毛筆的書寫,照見自己的不足與缺失,在不斷地微調與改進的學習過程中,完善自我,超越自我,進而實現自我。在這個網際網路虛擬幻怪鋪天蓋地,致令人類的知覺本能每多失落,人心失準的時代裡,筆者深信,這個東方古老的毛筆書寫活動,仍不失為人類知覺失落症的對治良方,值得大家告訴大家,廣泛弘揚。

  最後,要再次感謝曾經大力支持此一刊物的歷任理事長、刊物主編,以及所有支持並參與辛勞工作的同仁,感恩此刊物的閱讀受眾,並期盼大家能繼續惠予關注、支持與指導。

 

| 聯絡我們| 捐款贊助| 刊登辦法| 文件下載| Sitemap

© 2013 中華書道學會